复工心态怎么调 上班族请看这里

摘 要

  主讲嘉宾:袁勇贵,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青年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优秀重点医学人才,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科教强卫”精神病学创新团队

主讲嘉宾:袁勇贵,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青年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优秀重点医学人才,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科教强卫”精神病学创新团队负责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国际心身医学会(ICPM)会员,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精神医学系访问学者。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疫情的变化时刻牵动着国人的心。眼下,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很多单位纷纷复工,在复工期间,出现心理问题怎么办?如何安全、高效地恢复正常工作?今天我们就请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袁勇贵主任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如何防止过度放松或过度防护心理

袁勇贵称,首先我们需要对时局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当前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已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这场战“疫”并没有结束。目前,不少职业者都已经陆陆续续恢复了工作,但不能因为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就完全放松防护。

其次要保持接纳的态度。过度防护的心理源自对疫情的恐惧。一方面返工人员需要接纳自己返岗复工的现实;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保持接纳的态度,当你感到紧张、焦虑时,可以尝试深呼吸,慢慢审视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不是一味地将其拒之门外,当你接受你的情绪时,内心也会感到平静。

再次要保持适当的乐观。目前疫情已经开始好转,许多省份已经解除了一级应急响应,这给了我们希望,正常的工作并不会破坏免疫系统,我们可以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做好自己的工作。但也不可盲目乐观而放松防护,放松防护只会让病毒有机可乘。

三个建议助你构建健康心理基础

袁勇贵给出以下三个建议:

(1)适当的饮食不仅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而且富含营养和维生素的食物还具有调节心理健康的功能。如富含维生素B、C、D,微量元素镁,蛋白质(色氨酸),脂肪酸和益生菌的食物对大脑有益,可以通过将大脑中的血清素维持在一个适当水平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

(2) 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良好的睡眠对于确保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低者往往更容易产生健康问题。睡眠不良可能会导致情绪烦躁等心理和精神问题,同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在这个特殊时刻,我们更要注重保持良好的睡眠,不熬夜,合理安排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3) 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同时也是一种调节身心的好方法。人们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可以加强新陈代谢,提高自身免疫力,还能降低精神压力,疏泄负能量,产生积极的自我感觉。

处理好防疫抗疫和复工复产的关系

袁勇贵介绍,首先无论是企业或员工都要做好科学防疫。员工返岗复工就避免不了人口流动,从而增加传染的风险,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要做好科学的防疫工作,要坚持“外严防输入、内严防扩散、严防再输出”,坚决不给病毒传播的机会。

其次要合理规划,尽量减少复工人员之间的接触。企业可以通过错开上下班时间、用餐时间来减少员工之间的接触,在工作场所做好消毒工作,保障复工人员处于安全的工作环境之中。

最后企业应开展员工心理健康服务,疏解员工在疫情严峻形势下工作的焦虑恐惧情绪,强信心、暖人心,为复工员工提供心理支持。员工自身也应认清时局保持接纳的心态,防止过度焦虑。

如果发现压力过大难以缓解怎么办

袁勇贵介绍,大家要摆正认知,要认识到很多人都承担了这种压力,很多人既担忧身体健康,又承担着复工复产的重担,需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应认识到困难只是暂时的,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积极调适。工作中,积极与领导、同事和下属沟通工作上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团结合作,迎接疫情下的工作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借助心理技术减压。如正念减压疗法,在每天的清晨和入睡前做十分钟的呼吸训练或冥想放松,舒缓紧张的神经,也可通过音乐疗法、绘画疗法做放松,帮助自己保持张弛有度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心理上产生焦虑和担心如何疏解

袁主任称,首先对于疫情传染和自我防控的知识一定要宣传到位,明确其实疫情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飞沫传播,戴好口罩、手套,注意手卫生,不要随意用手揉眼睛、鼻子、嘴巴等地方,相信只要合理防护,就能把病毒“拒之门外”,用科学武装自己,打败不良情绪。

其次,摆正认知。焦虑是指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疫情面前,出现担忧和焦虑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虽然焦虑令人感到不适,但它其实是一种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机制。

身心是平衡的整体,身体状态对心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工作的同时注意身体健康,保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对维护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在工作之余做简单、易于操作的减压训练,舒缓焦虑情绪。如深呼吸放松法、三分钟冥想技术,渐进性肌肉放松,能够简单便捷地缓解消极情绪,增强心理能量。如果出现过分的忧虑,可求助于精神科医生。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