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案例连载】|

摘 要

  编者按: 为全面总结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组织编写了《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编者按:

为全面总结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组织编写了《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近期已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我们将对书中的58个典型案例进行连载报道,宣传推广有关典型经验,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背景情况

龙井市辖区面积为2 20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6.7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为11.08万人,占总人口的66.3%。现辖5镇、2乡及1个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龙井市是延边文化教育的摇篮和中国朝鲜族文化的发源地,教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至今仍保留着最为完整的朝鲜族教育和民族文化传统,是中国朝鲜族居住最集中的城市,享有“延边文化摇篮”的美誉。全市现有各类学校21所。其中,职业教育中心1所、普通高中2所、初中3所、小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幼儿园2所。根据《中共龙井市委 龙井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文件精神,龙井市坚持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以“确保精准扶贫”为根本、以“实施智志双扶”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方案精神,教育脱贫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2016—2020年实施的“雨露计划”共发放补助29.7万元,惠及全市中高职在校的贫困学生198人次,市政府出台实施建档立卡贫困生补助政策,累计发放市级补助78.37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生395 人次,实现了各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的资助目标。

二、主要做法

(一)精准贫困生人数

依据属地管理原则,由11所乡镇学校为包保单位,定期入村、入户、入校,对贫困生进行走访慰问、谈心帮扶、政策宣传。为确保信息精准,教育局每学期通过扶贫库、学籍库和建档立卡库三向比对, 开展贫困生信息识别,严守“该进则进、该出则出”的原则,做到精准帮扶、应助尽助、不落一人。经核查,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因贫辍学或失学。

(二)教育政策应助尽助

在全面实施“两免一补”,严格执行“营养餐工程”,坚决执行落实“雨露计划”“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等国家各项助学政策的基础上,2017年起,龙井市政府相继出台《龙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建档立卡贫困生补助标准的通知》(龙政办发〔2017〕114号)、《龙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度秋季学期建档立卡贫困生补助方案〉的通知》(龙政办发〔2017〕115号)、《龙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井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方案〉的通知》(龙政办发〔2018〕18号)、《龙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教育扶贫领域规范使用乡镇扶贫效益资金的通知》(龙政办发〔2018〕60号)等 建档立卡贫困生补助政策,实现了各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的资助目标。

(三)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一是大力改善薄弱校办学条件。2015年,龙井市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在此基础上,围绕“全面改薄”工作重点,2016—2020年,累计投入6 617万元建设61所学校的82个项目, 大大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共投入7 91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为3 350万元,地方资金为4 564万元,完成5所学校新建教学楼项目, 新建面积达25 5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和卫生环境,让他们享有最起码的平等接受基础教育的条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项目的建设不但解决了龙井市中小学教学楼破旧,配套设施不齐全的问题,而且对完善龙井市的教育结构体系具有积极作用,将使龙井市的各级各类教育结构更加完整,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竣工并交付使用后,将从根本上改善龙井市各中小学的硬件设施, 提高学校的整体功能。使学校办学环境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学前教育能够走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有利于容纳更多的学生。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促进教育事业的协调均衡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83龙井小学新建的教学楼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力度,不断推进优质资源向乡镇薄弱学校倾斜,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同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市中小学校均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实现100兆宽带上网,通过吉林教育专网、互联网访问国家、省、州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每个班级,“校校通”覆盖率达100%,“班班通”覆盖率达100%,“人人通”注册开通率达100%。截至目前,“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累计晒课199节,126名教师荣获州级优质课荣誉,23名教师荣获省级优质课荣誉,15名教师荣获国家级优质课荣誉。

二是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2016—2020年,实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50人,“银龄计划”7人,选派优秀教师57人到边境农村学校支教,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切实保障乡村教师待遇,乡镇教师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安排生活补助,农村小学及教学点按每人每月500 元标准安排生活补助。

三是招生倾斜促进教育公平。建立保障乡镇学生接受优质教育机制,全市高中教育招生计划向乡镇倾斜,市区2所高中对农村中考考生实行降低50分录取政策,扩大贫困家庭学生入学比例,让贫困家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高中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四是优秀教育资源全面覆盖。以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为工作重点,全面构建全领域结对帮扶关系。通过系列城乡中小学校、幼儿园“手拉手”“一校带多校”教育联盟等形式,在教学指导、设备支持、教师培训、科研引领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效 促进优秀教育资源全覆盖。

(四)扎实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

强化中职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就业为导向、脱贫为根本”的理念,扎实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同时,教育局订制培训书籍开展上门送教活动,实现培训实效最大化。

三、经验总结

(一)组织措施扎实有力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关于教育扶贫工作的有关要求和会议精神,拟定工作思路、工作计划以及相关工作制度,细化《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了各科室、各学校、幼儿园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及要求;成立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校校重视、校校参与教育脱贫的良好局面;设计制作包含教育扶贫任务分配、作战体系、阶段目标、贫困生分布等内容的“教育脱贫攻坚作战图”,实行统一指挥,挂图作战,亮明了教育系统“咬定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自觉自信。

(二)东西携手助力扶贫

一是积极落实东西两地对口帮扶协议,2018—2020年宁波象山县累计为龙井拨付100万元龙象公益基金,45万元教育发展基金用于资助龙井市教育局添置教学设备、奖教助学和教师培训等。二是加强人才交流,象山县教育局派往龙井挂职人员15名,龙井赴象山挂职锻炼1人,两地互访互学、人才交流160余人次。三是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职业教育中心选派4名建档立卡贫困生到宁波学习。

(三)创新政策宣传模式

一是强化“四宣形式”,确保教育扶贫深入人心,即一村一个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板,一户一张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一生一份受助情况明细表,一个教育阶段一个帮扶群。二是丰富教育扶贫报道渠道, 营造浓厚的扶贫氛围。将相关教育资助政策上传到“龙井市政务信息网”“龙井教育”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并组织、倡导各单位及时报送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方面的新闻信息,借助电视台、报刊等主流媒体及微信公众号、美篇等网络新媒体,将教育扶贫政策、工作成果及时全面地予以宣传,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传导正能量。

原标题:《【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案例连载】| 吉林龙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