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生态养鸡模型逻辑和量化思维现实意义

摘 要

  王祯农书 影印本 元代生态养鸡模型逻辑和量化思维现实意义 ——句读试析王祯农书农桑通诀养鸡类目 作者:牧猪人何勇 缘起:庚子端午,弊舍广州一隅,闲得再读《王祯农书》,便

王祯农书 影印本

元代生态养鸡模型逻辑和量化思维现实意义

——句读试析王祯农书农桑通诀养鸡类目

作者:牧猪人何勇

缘起:庚子端午,弊舍广州一隅,闲得再读《王祯农书》,便是书与莽山相沟通。莽山有埘桀鸡,其以古法牧养,跨越时空,今日在案头,得与历史对话。所读《王祯农书》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据闽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影印,卷五农桑通诀五畜养篇有“养鸡类”目。此目凡175字,无句读。试点句读,咀嚼甘饴,眼前便呈现元时“养鸡专业户”生产和生活场景,栩栩如生。

一、王祯农书养鸡类原文

鸡种,取叶落时生者,良;春夏生者,则不佳。春夏,雏二十日内,无令出巢,饲以糙饭。鸡栖,宜据地为笼,笼内著栈;虽鸡声不朗,而安稳易肥,又免狐狸之患;若任之树木,一遇风寒,大者损瘦,小者或死。燃柳柴,小者死,大者育。园中筑小屋,下悬一箦,令鸡宿上,或于墙内作龛,又以草缚巢,令鸡贩抱。其园旁,可种蜀黍亩许,以取庇荫;至秋,收子,又可饲鸡,易为肥长。其母,春秋,可得两巢鸡雏。若养二千余鸡,得雏与卵,足供食用,又可博换诸物,养生之道亦其一也。(句读/牧猪人何勇)

二、字词试校及注释

栈,应为杙;笼内着栈,应为笼内着杙。《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有“鸡栖于桀,日之夕矣”句,说文解字注“毛诗鸡栖于杙为桀”。鸡栖息的小木桩就是杙。杙与栈,字形相近,易误,且笼内着杙,与鸡栖于杙、鸡栖于桀习性相宜。

贩,应为赖;令鸡贩抱,应为令鸡赖抱。一则贩抱说不通;另则赖抱,是母鸡在两个产蛋期间的休整的生理现象,如果巢里有蛋,它就抱蛋孵鸡,这就是赖抱。这个词的意义,现在仍然保持不变,专业领域现在也用这个词,瑶山里的人都知道鸡赖抱,茻山埘桀鸡也要赖抱。

养二千余鸡,应为养二十余鸡。元代农户,没有能力养二千只鸡,而“养鸡类”目叙述的养殖方法,也不足以承载二千只鸡。“其园旁,可种蜀黍亩许”,那时产量不高,算它亩产300斤,也就是二十只鸡的基本饲粮,或许不够,鸡还得上山觅食。

三、防疫与技术

元代有了鸡种选育观。框定了秋季鸡苗为留种的候选群,鸡种,取叶落时生者,良;再从中选“取”;而春夏生者,则不佳,那就不能做鸡种,只能作肉鸡饲养。确定了了选种原则,再优中选优,细节或因地制宜,大可不必赘述。

有了育雏育肥观。所谓雏二十日内,无令出巢,饲以糙饭,这便是育雏,育雏的料是糙饭。育雏后,笼养,喂蜀黍,便是育肥了,元代人认识到,任其飞上树气息,会损瘦。

有了疾病预防观。在育雏阶段,要进行消毒防疫,燃柳柴,就是烟熏消毒,元代人选用柳柴,更是值得现代人成长,阿司匹林就是从柳树里提取出来的,抗菌消炎。育肥阶段,园中筑小屋,下悬一箦,令鸡宿上。箦是竹编,鸡舍里悬空架摊竹编,利用习性,鸡飞到竹编上栖息,干燥,通风,避免湿气染病。即使现在这也是很多养鸡人常用方法。

四、伦理与生态

元代人尊重习性养鸡。雏鸡,消化力低,抵抗力低,故无令出巢,饲以糙饭,怕伤寒感冒,粗粮煮熟,要在鸡窝里去饲喂。在笼子里育肥,即使空间有限,也要立上木桩,给鸡栖息。这是鸡的天性,茻山埘桀鸡,进化到现在,也还是要飞上树。看来,元代人对鸡很是心细。

元代人比诗经时代的养鸡技术自然要进步了,但于生蛋繁育,仍然尊重母鸡的天性。诗经时代“鸡栖于埘”,土垣之上凿洞,鸡所栖息处是为埘。元代人则于墙内作龛,以草缚巢,让鸡有巢下蛋,赖抱以孵化繁殖,适其性而养鸡。

元代养鸡,笼养与牧养相结合。既要牧,也不一任飞上树,得配上圈舍笼养。笼养,一为育肥;二为御寒,避免一遇风寒,大者损瘦,小者或死的后果。鸡,冬天怕冷,这问题解决了;笼舍置了杙,可供鸡栖息,慰藉笼外上树的郁闷之心。

鸡,夏天怕热。故,于其园旁,种蜀黍亩许,以取庇荫。鸡园旁边种上一亩多高粱,鸡在地里捉虫,庇荫,还可以除草;元代的高粱,还没有矮化育种,都很高,待高粱结穗,鸡跳起来啄不到,也飞不上去;纵使鸡有飞上树的本领,也飞不上高粱穗头,因为种植密度大,没有空地起飞。

至秋,收子,高粱用来喂鸡。高粱地里养鸡,高粱为鸡公遮荫;鸡为高粱啄虫、除草;鸡粪回馈土地,肥高粱;高粱喂鸡,一亩高粱养二十只鸡,完美的生态互补,元代养鸡人的普遍技术。生态养鸡,或许现代人没有超过元代先辈。

五、元代人养鸡的现代意义

生态养鸡逻辑模型和量化的科学思维。元代人知道生态养鸡,王祯农书举例高粱地里养鸡模型,鸡和高粱的相互适应生物需求,还能趋利避害,更难能可贵是元代人生态养鸡,已经有了有量化数据,一亩高粱养二十只鸡。土里巴吉,将茻山埘桀鸡与莽山黑豚混牧于山林竹林中,以古法放牧复壮莽山的猪和鸡,仍没有建立起猪和鸡混牧的各种数量关系。元代人春夏养鸡,育雏期二十日,母鸡一年孵两窝,这对今天致力于生态养鸡的专业户,都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乡村美好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从王祯农书养鸡类,或可窥见元代畜养伦理观、生态观、商品交换和自给自足生活场景。鸡,可产生孳息,其母,春秋,可得两巢鸡雏。元代一家人,可选择鸡为产业,过上富足生活;经测算一家人若养二十余鸡,得雏与卵,足供食用,又可博换诸物。除了满足一家食用,当年增值的鸡和蛋,可以拿出换油盐酱醋和布匹什杂。当下,乡村振兴,返乡务农,即将成为时尚,产业选择是道难题,或可从元代养鸡人这里学到破题方法。

单一的养鸡产业和市场交易系统。元代养鸡,是丰衣足食的一条好路子。当下,商品交易不再是以物易物,但原则依然在,那就是任何简单的产业都要参与交易系统,鸡和各种农产品现在都十分丰富,乡村振兴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产业,都要能适销对路;市场需要优质农产品如莽山埘桀鸡,但要对接市场入口,那就不容易了,农民的困惑就在这里!元代时物质匮乏,市场简洁,能养得出鸡,就能换得所需。现在,有品质还要有品牌,如土里巴吉用五年做品质,重现莽山黑豚和埘桀鸡,又用五年做推广,只为做品牌,然后才有机会去对接市场。这也是元代养鸡的产业启发。

在林下放牧的茻山埘桀鸡

结语:庚子年端午,再读王祯农书养鸡类目。细细品来,如沐元代人农耕智慧,仿佛置身其中与元时养鸡人对话。品读末了,又羡慕起宋人过端午节的那份雅致:李之问《失调名》洋洋得意“愿得年年,长共我儿解粽”,家人团聚,儿女围桌解粽;陆游《过邻家》闲得“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奈何现代人是一个比一个忙,一代比一代忙,得夫人解粽当餐,且把端午当读书,算心得,且作文。(文/牧猪人何勇,版权保留)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