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小说《平原》讲述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故事。主人公端方高中毕业后正处于中国所谓文革时期,他的人生随着运动的推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小说描写了端方在这个过程中与三个女子的情感纠缠,从侧面反映出了不同的爱情观和人生观激烈冲撞后的过程和场面。
读完《平原》这本书之后,有读者说很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而我认为这两本书虽然都是描写乡村,农民的故事,可是仍然有截然不同的差别。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内涵扑面而来的温暖气息与永不熄灭的希望之光。
而《平原》则是描写沉浸在乡土人情和时代气息里,那些生命力特别旺盛的男女青年最朴素的爱情怎样被一步步摧毁的过程。上海作家王安忆曾问过毕飞宇,能不能给人家一条出路!而这个“人家”就是《平原》小说中的人物们。
小说中的男主端方从幼年父亲去世跟随母亲来到王家庄组建新的家庭,母亲谨遵端方生父遗言让他一定要高中毕业,可是面对“文革”而不能参加高考,端方不得不回到王家庄再造,在王家庄,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孔武有力逐渐成为村中响当当的人物。同时,他的感情由经历青春懵懂到初尝禁果,最后失望透顶,以及最后自我成长的心理过程,如此称得上不完美的完美吧!
今天我尝试分析一下男主端方的三段不完美的感情经历,尝试剖析男主在社会变动和个人前途发生变化的心理历程和爱情观,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端方和三丫之间凄美的爱情端方和吴蔓玲之间亦师亦友而结局悲惨的爱情端方对于赵洁懵懂的情意

01、端方和三丫之间最凄美的爱情:两个善男信女初尝爱情滋味,本是一段美好姻缘,却得不到双方父母的祝福,最后阴阳相隔
当端方高中毕业之后回到王家庄,一次巧合邂逅,他遇到情窦初开的三丫,端方与众不同的气质叩开少女的芳心,赢得了三丫的爱慕,在三丫大胆表白之下,对于爱情懵懂无知的端方敞开了心门,两人彼此相爱点燃了爱的火焰。
①男人与众不同的气质对于情窦初开的女孩来说是最有杀伤力,势必会引起两人的感情碰撞。
一次邂逅,三丫小鹿撞怀被男主“干净”的气质所深深吸引,人说少女怀春总梦想着和自己爱慕的情郎不期而遇,哪怕不说话,远远的看着就是美的。
然而,在那个以“成分”把人划分成三六九等的岁月,很显然两人的爱情不会得到家人的祝福,不过这些因素阻止不了三丫对端方的思念和爱慕。
在王家庄,她满眼都是端方的身影;在田间劳作,她不知疲倦干活来消磨对端方的思念,可是一切好像都是没起作用,终于三丫鼓起勇气把端方堵住约好时间和地点,两人再次相遇,面对三丫的深情表白,对于爱情懵懂无知的端方被眼前的女孩深深吸引,很快心门被打开,两个年轻人彼此相爱点燃了爱情的火焰。

②不被家人祝福的爱情,虽然爱的如胶似漆,却得不到好的结果。
端方和三丫爱的如痴如醉,最终偷偷吃了禁果。知女莫如母,三丫母亲很快知晓女儿正在恋爱,正绞尽脑汁思考男方是谁时,端方的母亲悄然而至,她软硬话说一通,意思是端方高中毕业有着大好前程,你们家三丫配不上 他,三丫母亲只好忍气吞声。
同时,她一边想尽办法劝说女儿放弃妄想,一边找媒婆给女儿说亲早早嫁出去免得再生是非,于是三丫为抵抗母亲的阻拦和安排选择绝食。
而此时端方当得知媒婆给三丫介绍的对象是瘸子修鞋匠时,他找上正兴高采烈的修鞋匠狠狠的教训了一顿,断了修鞋匠的念想。三丫是属于他端方的女人,别人妄想觊觎,端方用如此方式宣誓了自己的主权,更表达了他对三丫的爱意,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难以预料,三丫佯装喝了农药被紧急送往镇上医院的途中被误打入汽水而亡。
这突然的打击对于端方来说是最痛心的,因为他们的爱情刚刚开始又早早夭折,因为他的疏忽让自己所爱的女人丢掉了卿卿性命,整个人也陷入深深自责中。
在我看来,端方经过这次短暂而又炽热的恋爱后,让他明白了当爱情来临时应当及时抓住,要勇敢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而自己在面临压力时表现的过于胆怯,反而让所爱的人冲锋陷阵直面世俗的眼光,让她陷入泥潭无法自救,最终导致两人阴阳相隔,如此结果是对自己懦弱的一种惩罚。

02、端方和吴蔓玲之间亦师亦友的爱情:差中选优排座次方式开始,太过于虚假的爱情最终以悲惨结局
经过三丫死亡的事件之后,端方内心很失落,他想逃脱“要么变成一棵树,要么变成一只猪”的王家庄,于是他跑去离村庄去比较远的养猪场开始学养猪,另一方面他准备当兵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若想当兵必须经过村长吴蔓玲的允许。
①男人在失落的时候,遇见一个有能力的女人,这一段亦师亦友似的假恋爱偷偷展开。
端方在三丫去世以后心情一度失落,他想到逃离这个让他伤心欲绝的村庄,他想到了当兵,不过当兵需要通过村长吴蔓玲的同意才行,于是,端方就主动搭讪吴蔓玲,说出自己当兵的想法。
吴蔓玲是一个南京女知青,当其他知青纷纷离开王家庄,而她选择主动留下,因为她相信自己日后会“前途无量”,这个对自己狠,不把自己当女人的“铁娘子”事业上成功,可是爱情总是迟迟未到,一直是空窗期,当看到不如自己的闺蜜志英婚后的幸福生活,她羡慕嫉妒,“十根手指都在哭泣”。
其实,吴蔓玲非常渴望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可是她认为村里的年轻后生都配不上她。每当晚上孤独和寂寞难耐时,她心中把村里的年轻有为的后生排排队,思来想去还是端方才配得上自己。
于是,她在王家庄就特别注意端方,找他谈人生,谈个人成长,吴蔓玲就是唯独放不下架子真正的谈恋爱,俨然是一个师长和朋友一样,竟是一番客套虚假的话语,而不吐露自己的心声。

②爱情若没有付诸行动那就是虚假骗人的伎俩。
然而对于端方来说,想以当兵的方式走出王家庄的梦想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作为王家庄的村长,吴蔓玲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恰巧只有一个当兵的名额,吴蔓玲心想把如此宝贵的机会给予端方,然而事情出现了意外,王家庄另外一个男知青为了这个名额把吴蔓玲强暴,并以此为要挟强迫吴蔓玲把名额给了他。
吴蔓玲是爱端方的,不过她更爱自己的名誉和来之不易的地位,在名誉和端方之间,她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所以她把仅有的名额给予了他人,目的就是让伤害过的她的人远走高飞,那她的名誉和地位就可以得到保全,所以她并没有顾及到端方的感受,哪怕端方多么迫切希望得到这个名额,吴蔓玲选择了无视。
实质上,吴蔓玲并不是真正的爱端方,她爱的只是自己,而她自以为那是爱,其实那只不过是她自己耐不住寂寞和孤独用来自我安慰想象中的伴侣而已,亦是假想一个所爱的人来弥补自己的虚荣心,来掩盖自己对闺蜜的羡慕和嫉妒。
所有吴蔓玲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一种虚情假意,因为,只要男女之间是真爱的话,无论是谁都会为了所爱的人做出任何付出,哪怕是自己的生命都可以奉献给彼此。

03、端方对于同学赵洁懵懂的情意:每个人青春年少时,心中都有一段美轮美奂的初恋,渴望而不可及,只是对青春年少的美好回忆
《平原》书中,正处于年少成长的端方偷偷喜欢上了同学赵洁,那是一个美丽动人且具有聪明伶俐的女孩子,她身上具备了端方对女性所有的憧憬,不过,这种单相思的初恋随着毕业季来临而戛然而止,没留下丝毫印记。
实际上两人之间不存在你侬我侬的爱意,存在的只是年少轻狂时懵懵懂懂的单相思,存在的只是朦朦胧胧的恋爱初体验。即使是回味也只是雾里看花似的孤独滋味。端方在毕业之后的时间里,不自然就会把对那个美丽动人的女孩的思念投射到其他女孩身上。
与其说端方在思念年少时的初恋情人,倒不如说是在思念那渐行渐远的青春年少,那些过往单纯而无法重来的美好时光,经过岁月的洗礼,愈加让人回味和怀念,那些无法挽回的失落感愈加增添了青春年少的美好。
初恋情人的滋味妙就妙在懵懵懂懂的意境,当端方毕业之后再次和赵洁相见时,那些对过去的美好回味被赵洁“你怎么都这样了?”
一句轻蔑的话击打的粉碎,裹挟着端方的自尊一起跌落泥土。毕竟生活在现实中,时间逐渐拉开了两人之间的差距,再也无法感受到彼此曾经的单纯,留下的只有感慨,感慨生活对于你我无情的沉浸。
在我看来,所以很多人觉得青春年少时的初恋就是一种疾病,而且还是一种单相思,或许你我本是喜欢上的不过是那样懵懂无知的青葱岁月。因为那样让人回味无穷的旧时光不能再现,原来萌发的那些懵懵懂懂的心动本是证明你我那永不复返的青春岁月。青葱的你我拥有过无法忘怀的初恋情人,大概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青春岁月吧!

04、基于小说《平原》中端方的曲折的情感经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我对于爱情的一些领悟和几点启示
①真正的爱情,不仅是“我爱你”,更是我们常说的“我爱慕你”
小说《平原》中三丫对男主端方是最纯洁最真挚的爱,一次无意间的邂逅相遇,三丫就被端方独特的气质所吸引,进而产生了爱慕之情,这不是一见钟情式的爱情,而是多了一层倾心,多了一份近乎崇拜的“天命难违”。
我们常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感慨,这就是爱慕一个人的魅力,就像《傲慢与偏见》书中,充满傲气的贵族男子达西先生见到心仪的伊丽莎白时,饱含谦卑甚至略有结巴地表达自己的心意,“我仰慕你并爱你”。
“爱慕”比单独一个“爱”字更能确切解析爱情的真谛,我对你的爱,不是因为你对我如何好;不是因为你是白富美;也不是因为你是高富帅,而是因为我无可救药地被你吸引,就是没缘由地感觉你魅力四射,就是无时无刻想和你在一起,控制不住自己去爱你。

②爱情不是和一个完美的人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平原》中的吴蔓玲是来自于大城市南京的女知青,虽然扎根于农村,但是骨子里的傲慢与偏见总是洗脱不干净。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面对不如自己的闺蜜都能拥有自己的爱情时;在面对黑夜来临时的孤独难耐,退而求其次选择想和端方谈一场恋爱,其实她骨子里是瞧不上端方的,也就不会品尝到爱情滋味。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想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来脱单的人,不要总想着寻觅一个完美无瑕的人,总要求另一半要有高学历,要有属于自己的车子和房子,长的帅且多金。
在我看来,在自己要求对方完美的同时,自己先考量一下,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吗?自己要是不完美,那自己如何配得上一个完美的人呢!所以说不要总渴望寻觅一个完美的人,那是因为在完美的人身边自己本就是一个多余的人,完美的人不需要他人。
③“我爱你”不过是爱情的初始,关键的是下一步自己要有爱的践行。
在面对端方迫切想去当兵,作为村长的吴蔓玲拥有绝对的决定权时,吴蔓玲虽然心中所想“我爱端方”,可是转身却把唯一的名额给予了别人,那很好说明她只爱自己的名誉,并不是端方,所以爱情并不是听ta说什么,而是要看ta做什么,这很关键。
现实谈恋爱中男女总把“我爱你”挂在嘴边,却从来不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对方;彼此能同甘却不能共苦;彼此不能坦诚相待却保留了很多的秘密;当对方身体不舒服时,总会说一句要多喝水。
如果一个人空有爱意,并没有去践行,没有实质性的行动,显然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结束语: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作家毕飞宇把小说《平原》里的男女人物书写的如此悲惨,无论是人生还是爱情都是如此。让人阅读完小说之后,总有说不出的意犹未尽和无限遐想:他自己就曾说端方也许在某个城市的角落为孩子和所爱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躬身劳作着。试想,小说何尝不是诉说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的人生和爱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