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业情绪的关系出发,提

摘 要

  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业情绪的关系出发,提升专业能力。 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尽早的为其树立提升自我效能感,改善学业情绪和提高情绪调节能力的观念,并在大学生涯的

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业情绪的关系出发,提升专业能力。

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尽早的为其树立提升自我效能感,改善学业情绪和提高情绪调节能力的观念,并在大学生涯的早期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们了解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情绪的概念、影响因素等,使其意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改善学业情绪对于自我提高的重要意义。Perry 和 Hladkyj 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开设过与学业情绪控制有关的课程的学生报告了更少的厌倦和焦虑,并且更加自信。心理学认为,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会变成人的活动动机。只有当学生了解到了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情绪的重要意义并且对这些概念的本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才会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的运用所学知识修正个人行为,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迫切而关键,早在千百年前,先贤就意识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要,但时至今日,我国大学生依然是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依然由教师主导和支配。

然而,大学的任务不应只是单纯的将某些知识传授甚至灌输给学生,大学应该是一个让大学生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的地方,应该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促使他们思考的地方,日常所学也应该是探索性的获取知识,而不只是接受,然而比知识更重要的则是探索的欲望和能力,这才是大学需要教会学生的东西,却也正是我国大学教育所欠缺的地方。

医学教育肩负着医学事业未来的发展,培养具有自主学习、终身自我提升意识的医学人才是适应未来医学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关键。而医学教育又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在我国,医学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往往要高出其他类型院校许多,这也意味着在人才选拔初期,医学院校就设立了较高的准入标准,能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的大学生,往往具备不错的学习能力,具备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来应对学业和考试。

另一方面,医学院校的学业课程又是十分繁重的,平均每个学期都有十门以上的课程和考试,大部分课程具有相当的难度,学生普遍抱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枯燥无味,让人难以产生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才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做出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如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导学案等,这些方法的探索和使用对于提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优化教学策略,通过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课堂的氛围变化对自身教学方法做出调整以改善课堂环境,努力地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存在感和参与感,甚至是使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体会到控制感,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才会认为自己不是被动的,才会尝试自由自主的进行学习。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