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利锋
近年来,赣州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健康赣州建设为主线,聚焦“三大战略”,统筹推进各项卫生健康工作,全力筑牢健康屏障,为革命老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
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力争学在前、干在先、勇担当、做表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和立足点,结合卫生健康工作实际,着重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等问题。按照“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学习重点,强化政治自觉”的要求,抓实、抓活、抓准党史学习教育,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赣州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际成效。
全面医改按下快进键
我市15所城市公立医院和37所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启动综合改革,推进实施取消药品加成、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实行编制备案制、推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实行院长和总会计师目标年薪制、开展卫生技术人才双向交流、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编制备案制突显我市医改工作特色。
2020年,赣州市医改工作获得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较为明显地方表彰,并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全市公立医院次均费用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医务人员收入大幅增加,医疗服务能力多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职工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连续5年在全省高质量发展深化医改考核中排名第一。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赣州作为国家分级诊疗试点市、国家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市,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建立37个紧密型医共体和6个专科联盟。分别以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医一附院和赣州市立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城市医疗联合体,推行牵头医院对紧密型医共体的决策、人事、财务、资产、绩效、药械统一管理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服务能力取得新突破
我市坚持“市级引领、县强、乡活、村稳”的思路,强力推进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共实施项目建设151个,总投资167.19亿元。已完工131个,正在实施20个。市人民医院南院区、赣医一附院黄金院区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北院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市妇保院新院工程全面封顶,今年内将投入使用。全市334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七个县(市、区)继续保留“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人才兴则事业兴。我市累计引进设立7个院士工作站(赣医一附院2个,市人民医院2个,市立医院1个,瑞金市人民医院2个);成立在粤、在沪赣州籍医学专家委员会及智库;建设18个市、县两级远程医学中心,321个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协作信息系统,为分级诊疗打下坚实的基层基础。
为民服务跑出加速度
在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奉人民为上、视群众为友、与健康同行”专项活动、人文医院建设年活动。目前全市已有25家医院试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免去排队挂号和多次缴费的环节。
推行电子健康卡,实现市中心城区入院“一卡通”,消除了“一院一卡”现象。规范了赣州市预约挂号平台管理。全市85.72%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实行了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同时,推进在线病案复印、一站式服务中心、临床服务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便民服务,截至目前,在国家满意度监测平台显示,全市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3.28%、93.56%。
健康扶贫开出新药方
全方位织密医疗兜底保障网,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要求进行精准扶持。实施十类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21种重大疾病的,实行按病种定额救治。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实施以来,赣州市累计补偿医疗费用85.27亿元,惠及城乡贫困人口181.89万人次,2020年末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为90.23%。全市组建由市、县、乡三级医务人员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为所有贫困人口实施“一对一”签约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3103个,为114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
创新开展“万名医生进万家”集中签约履约服务,履约率达100% 。市卫健委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着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成效显著。市卫健委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健康赣州迈出大步子
出台了《赣州市落实健康江西行动推进健康赣州建设实施方案》,通过积极开展健康知识科普行动等17个专项健康促进活动,搭建全省首个市级健康科普传播平台。积极推进健康赣州建设,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高,健康环境持续改善,2018年以来,共投入111.89亿元完善健康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区气候优良天数比例为96.7%,全省排名第二,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同时,织密城乡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市、县、乡、村四级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构建起了乡村30分钟、城市15分钟医疗服务圈。我市荣获全国安宁疗护和医养结合试点城市,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医一附院进入全国地级城市医院前100强并稳居全省前4位,6家县级医院提升为三级综合医院,11家县级医院达到国家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6家县级医院位列全省二级综合医院综合能力排名前10位。目前,全市共有三甲综合医院3所,三甲专科医院5所。
启航新征途,赶考新答卷。进入新发展阶段,赣州市卫健委将传承和弘扬好苏区精神,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锋”的姿态,努力抢先机、开新局、闯新路,切实提升老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全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贡献赣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