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健康科普:新冠防控中的常见问题
南京疫情,牵动人心。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战场,在疫情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团结一心,共渡难关,坚决做好防止肺炎疫情扩散的工作。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特点及病原学结果,判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2020年2月11日晚,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与此同时,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声明,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一、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体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CoV,MERSr-CoV有明显区别。
二、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
传染源:
目前所见传染源只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飞沫传染(经呼吸道,眼结膜等),接触传播 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易感人群:
所有的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病学特点:
目前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
三、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聚集性发病;
(4)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是指病原核酸检测阳性者。
2.临床表现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二条。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呈阳性;
(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结果,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
一.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场所
1、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
2、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
3、危重型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
二.西医治疗
1、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2、避免盲目或不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3、针对新疾病,并无现有可用疫苗。开发新疫苗可能需要若干年时间。
三.中医治疗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来源医疗器械学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