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南充3月1日讯(杨志 文/图)2月10-18日,阆中市老观镇方山片区因春节前家族聚会连续发生几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马鞍山居委会方山场和柏山村四、五社两处疫点相继封闭隔离,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阆中市卫生健康局立即从老观镇中心卫生院、方山卫生院全体职工、西山卫生院、龙泉卫生院、瑞祥医院抽调医务人员组建健康监测服务队伍,12名医务人员分为6个小组,分别对马鞍山居委会和柏山村两个疫点内1367名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和体温监测,每天早晚两次,风雨无阻,在体温检测的同时,还对居家隔离居民进行防疫知识和健康教育宣传。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群防群治,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临危受命,挑起疫情防控大旗
2月19日,阆中市卫健局党委决定,原老观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廖洪兴担任方山卫生院院长,挑起方山疫情防控大旗。
在面对众多压力和困难的情况下,临危受命的廖洪兴带头强化责任担当和服务意识,根据医院,调整了人员分工,完善防控预案,细化落实重点人群登记、重点联系、实时跟踪、上报健康情况、劝导村民、为居家隔离和医学观察的居民群众提供贴心的健康服务工作等每一个环节,织牢疫情防控网。一是规范了医院预检分诊的流程、隔离留观转运区、医疗废物的处置等,有效降低疫情的传播风险,减少院内交叉感染。二是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实施方案和医疗废物管理方案,强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有关纪律要求等,让全院职工、乡村医生认真履职尽责,在抗疫一线,用纪律书写责任和担当。三是利用夜间培训学习和通过微信等形式,传达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开展新冠肺炎的院内感染防控、防护用品穿脱等个人防护和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加强了医疗救治、院内感染控制、规范预检分诊、避免交叉感染等知识技能,全面提升了全院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处置能力和个人防护认识。四是引导全院职工工作时放下包袱、树立信心,轻装上阵,全力以赴,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坚守抗疫一线,绘就青春底色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战斗在第一线、冲在第一线”。面对前期因乡村医生和卫生院医务人员未按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流程进行诊疗而被问责的原方山卫生院院长席章龙同志,面对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复杂形势,没有气馁,没有退缩,而是放下思想包袱,打消顾虑,振作精神,继续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他带头深入村社、农户,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引居群众科学防控,健康生活,共抗疫情,为外出务工人员健康检查,在医院开展预检分诊、到隔离卡口为有医疗需求的患者服务等,在抗疫的每个角落、每个环节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之前我工作确实没有做到位,被问责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已连续工作三十几天的席章龙同志,身心略显疲惫,他告诉笔者,家里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家人生病没时间陪护,这些他都微笑面对,努力克服。一个多月来,他一直奔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经常早出晚归,还时常加班到很晚,生活作息规律完全被打乱。
面对疫情,舍小家、顾大家,没有休息日,全天候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用初心使命绘就青春底色。
勇当逆行者,奋战抗疫一线
“今天有什么不舒服没有,咳嗽、乏力不”?
“无特殊情况,不要出门”。
“多消毒、勤洗手、出门记得戴口罩,切莫随意乱吐痰”。
“室内每天至少要通风两次,特别是要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出现相关症状,比如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时,就立即找我或打我电话”……
在马鞍山居委会方山场,昔日热闹的街道门庭紧闭,空旷的街道,异常寂静,时而只有上门测量体温的医务人员以及为居民生活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的身影和问询声。
在医务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医院还经常接到居家隔离和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卡点外需要诊治患者或村干部的电话,无论吹风下雨,无论是深夜,只要接到电话,立即安排医生徒步上门进行诊治。原方山卫生院长罗宗良告诉笔者,不论是在休息时间,还是半夜接到发热病人或由于心理紧张感觉身体不适的电话, “体温多少?,什么症状?走哪里回阆中的?回来多久了?有和武汉回来、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接触过没?不要紧张,血压高不高?”等等成了他们电话“问诊”的必修课。
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付出。在困难面前,敢闯敢试;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是一场生命保卫战,也是一场医务工作者的战争,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同时也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大家要齐心协力抗击疫情……”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心手相牵,没有趟不过的流沙河。廖洪兴表示:有了这样一支直面困难、敢于担当的健康监测服务队伍和一群义无反顾的逆行者,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团结起来、守望相助、并肩前行,就一定能够共克时艰、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