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过后,气温开始逐渐上升,炎热的夏季正式开始。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多夹湿,最易伤气以及损伤心阳。因此,小暑节气应特别注意平心静气以养心神,防暑避暑以祛湿气。
01
暑气伤心,宜平心静气养心神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通五味之苦,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应四时之夏。因此,夏季养心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活上,小暑节气提倡睡午觉。11点—13点是心经当令,午后小憩,不但可以养心神,还能缓解上午工作的疲劳,以及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但睡午觉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睡前不宜过饱;二是睡觉时间不宜过长;三是睡后不能马上运动。
02
湿热交加,宜防暑避暑祛湿气
暑性炎热,小暑过后,天气渐热,防暑、避暑极为重要。出门前,建议收听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警报”“中暑指数”“紫外线指数”预报,为防暑做准备。出门后,可以利用太阳伞、防晒衣、防晒霜等做好户外防暑。户外运动尽量选择较为凉爽的早晨和傍晚,避开炎热的中午时段。
03
小暑后,头伏至,冬病夏治正当时
“热在三伏”,进入小暑节气,全年最热的三伏天就要到来。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1日,三伏的时长是40天。
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因此,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此时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
转自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
qyang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