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胚淬火后,把把显峥嵘。貌似泥为骨,敲之金玉声”,这是清代文人郑板桥的五言绝句,寥寥几句便道出了紫砂壶的美妙和神韵。
一抔紫砂泥,经过紫砂艺人之手,成为工艺器皿,这是紫砂壶的第一次生命;后成为文人雅士推崇的品茶雅器,通过不断地悉心养护,赋予了紫砂壶第二次生命。
那么对于紫砂壶,你了解多少呢?怎么样才能将紫砂壶养出理想的效果?爱壶人可得仔细阅读以下17点了~
选壶九大误区
1
紫砂壶中国许多地方产,宜兴是其中之一。
正确观点:真正的紫砂壶只产于宜兴,其他地方产的不叫紫砂壶,最多称为“紫砂陶”。
2
宜兴到处产紫砂壶。
正确观点:宜兴只有丁蜀镇(丁山和蜀山)从宋末到今都产紫砂壶。
3
购买紫砂壶一定要到宜兴本地去买,才能够买到物美价廉之壶。
正确观点:不可迷信原产地,也不可否认原产地,一句话:“找对地方,认对人! ”
4
过去的老壶就比现在的新壶好。
正确观点: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
5
敲击听声音可判断壶的好坏。
正确观点:这种办法是可以简单判断紫砂壶烧结度的情况,但是对于分辨壶的好坏,没有任何意义。
6
有专门的机器可以制作机制壶。
正确观点:真正的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只有全手工和半手工两种。拉坯工艺、模具灌浆工艺是不能用在以纯紫砂为原料的壶上,更不可能有什么专用机器。
7
紫砂壶的原料已经很奇缺。
正确观点:紫砂壶的原料不奇缺,再做百年也用不完。但紫砂壶确实是个资源性的产业,高等级的好泥料只会越用越少,但是紫砂壶普通级的原料还是有很多的。
8
过去紫砂壶不会做假,做假都是近几十年才有的事情。
正确观点:民国时期,一些高手专门仿制明清名家紫砂壶,为达到逼真的效果,功夫越练越深,同时自己的水平也练上去了,如今有些也成为藏家追捧的对象。
9
靠颜色可以判断泥料。
正确观点:不同的窑温下烧制,就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和收缩比,因此这种说法不可信。
用壶四大误区
1
新的紫砂壶使用前开壶一定要煮。
正确观点:现在的紫砂壶不像过去用煤或柴等烧制,现在多数用电窑,环境较为干净,所以只要把壶内的杂质洗干净、温壶后用开水冲洗几次,便可以泡茶了。
2
紫砂壶开壶时要加老豆腐和甘蔗。
正确观点:开壶时加老豆腐和甘蔗是错误的,这样不仅有异味,而且容易堵塞紫砂壶的气孔,影响其透气性。
3
紫砂壶是用嘴直接对着壶嘴喝。
正确观点:紫砂壶不能够用嘴对着喝,太烫的茶直接对嘴喝容易烫伤舌头,而且食物残渣和唾液也有可能顺着水进入紫砂壶,不卫生。
4
紫砂壶的茶垢没必要清理。
正确观点:紫砂壶内部的茶垢堆积时间长了会产生有害物质,对身体不好,最好及时擦洗干净。
养壶四大误区
1
使用过的紫砂壶要放在密闭盒子里长期存放。
正确观点:使用过的紫砂壶不应在密闭的盒子里长期存放,而是放在通风处,以避免壶内未清洗干净的茶垢发生霉变。
2
茶叶和茶水可放在紫砂壶里过夜,利于养壶。
正确观点:茶叶和茶水在紫砂壶里放过夜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长期如此壶内会形成对身体有害的(茶圬)物质,所以最好做到及时清理。
3
为快点养出紫砂壶包浆,就不擦洗紫砂壶让茶垢在壶身上沉积下来。
正确观点: 如果让茶垢长期沉积在紫砂壶外部,当你擦拭时是会发现这个紫砂壶很亮了,但是这个亮不是真正的包浆,而是俗称的“贼光”。 贼光通过专业擦拭布是能够擦掉的,而真正的包浆是越擦越润的。
4
紫砂壶一定要用好等级的茶叶泡养才能够养得好和养得漂亮。
正确观点:紫砂壶是否能够养得好和养得漂亮,与此壶所泡的茶叶等级没有必然关系,它只与此壶泥料等级和你使用它的时间长短、使用频率有直接关系。
“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常论是非者,不作饮茶人。”
茶养壶,壶养茶;砂养人,人养砂。养好一把壶,需要时间,亦需要用壶之人养成良好的养壶习惯。
紫砂壶的泡养不是一日之功,切不可急于求成。只要按正确的方式来泡养,紫砂壶一定会散发出温润如玉的光泽。
传承百年制茶技艺,只为呈现大师级白茶。
内容来源于紫砂之家,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不妥,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