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加油站∣“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孩子进入

摘 要

  成长加油站 “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 专家在线 2021年 《成长加油站》节目 每天上午9:00-10:00 主持人小路、童蕾 带您走进节目 小学五六年级孩子变得有主见了,也更倔了。这些十几岁的

成长加油站

“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

专家在线

2021年

《成长加油站》节目

每天上午9:00-10:00

主持人小路、童蕾


带您走进节目

小学五六年级孩子变得有主见了,也更倔了。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开始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是孩子与父母“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亲子关系最差、最难调节的时期,也是父母最头疼难熬、最无力的时期,我们称之为青春叛逆期,这个时期之所以这么难,不是因为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敢与父母对抗了,更多的是由青少年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的。

今天《成长加油站》节目邀请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特聘专家何俐走进直播间和大家一起聊聊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如何调整和应对?

本期嘉宾


何 俐

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特聘专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常州市“真爱护航”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

常州市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武进区家长总校家庭教育讲师

武进区三等功、德育先进个人

武进区骨干教师

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如何调整和应对?

Q1

什么是青春叛逆期?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种心理过渡期。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成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往往会对任何事物都带有批判的态度。包括父母的言行,他们也总是批判。叛逆心理虽然算不上是不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后果却会很严重。


Q2

青春叛逆期孩子的八大表现是怎样的?

当然,这些表现不一定每个孩子全部都有,有的可能有一两个,有的可能多几个。

第一个表现是:公然说谎。青春期的孩子保护自己的另一种办法就是公然说谎。因为他们开始反抗父母,有的想法跟父母完全不同,说出来吧,会遭到拒绝或挨骂,不说吧,自己又很想证明自己能行。孩子们才不傻呢,明摆着会挨骂的事,谁会很老实的说出来呢,于是就选择说谎。至于谎言揭穿了会怎样,他也不管,至少眼前先糊弄过去,自己可以暂时安全的做自己想做的。

第二个表现就是爱打扮,喜欢耍酷。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爱打扮自己或自己的房间。有的男孩子会把头发留的很长,或者染成很夸张的颜色。还有的孩子喜欢奇装异服。女孩子喜欢化妆,每天花很多时间研究怎么减肥。还有很多从小是乖乖女的女孩,突然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穿着很不一样的衣服。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这样,穿着妆扮上会有一些很奇怪的变化。

第三个是:早恋。早恋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他们长大了。他们有感情,有欣赏美的能力,判断美的标准,有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这时刚好有另一个孩子符合他这个审美或心愿,那么就容易产生爱慕的感觉。所以,有一天父母可能发现,孩子的书里会夹着异性同学写来的小纸条,或者看到儿子的书桌上有女同学的发夹,还或者发现女儿突然喜欢化妆、爱穿漂亮衣服,在镜子前照来照去等,孩子有这些表现都很正常,我们父母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对异性没有任何好感,这才不正常呢。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是在正常的家庭氛围里成长,他们都是比较简单的,对异性就是单纯的喜欢,没有别的复杂的想法。如果发现以上情况,父母该怎么办呢?我们首先收起本能的担心,然后,挑个合适的机会耐心听孩子说说心里话。

比如,儿子放学回家跟你说,妈,我喜欢班里某个女生,话刚到嘴边。母亲就本能的担心起来,抢着就说:你想啥呢?现在学习这么紧张,怎么有心思想这个。你看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他们学习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子,我警告你啊,这事肯定不允许。孩子听到母亲说的这些话,马上闭嘴,再也不说话了。这时,就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跟孩子沟通的机会。

如果,这位母亲耐心听儿子说说,为啥喜欢这位女生,喜欢到什么程度了。他对这种喜欢是怎么看的,接下来他想怎么做等等。或许儿子会跟你说,他的想法和做法。但不管怎样,上学期间孩子的这些想法,都是单纯的喜欢,咱们不用去放大,当故事听听,用心观察一下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就行了,不必过分担忧。

第四种是有了自己的隐私。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秘密,他试图把自己的想法、看法通过微信、微博或其他一些社交网站传播出去,告诉全世界,却唯独不告诉父母。记得有个同事告诉我,在他孩子刚去国外上大学时,居然微信里把父母都拉黑了,不让他们看他朋友圈,当时他妈妈可伤心了,我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也理解你的孩子。不过这个现象很正常,不要过于紧张,过一阵子就好了。事实上,没过多久,孩子就想家想父母了,主动联系他们,经常视频跟父母说这说那聊个没完。

第五种表现就是情绪化。有父母会发现,这孩子不知怎么了?上一分钟还有说有笑,是你亲密的朋友,下一分钟就开始大吼大叫,对你像仇人一样。情绪变化相当大,翻脸比翻书还快。

第六个表现是做事拖延,磨磨蹭蹭。

第七个就是厌学,想着逃避。

第八个是沉迷网络。这些就是青春期孩子常见的一些叛逆的表现。


Q3

孩子叛逆的两大心理特征是什么?

孩子叛逆的两大心理特征:

第一个就是他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父母总要告诉十几岁的孩子吃什么、穿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们似乎永远都不理解爸妈都是为他好。有父母常对孩子说:我们都是为你好,为什么你就不明白,怎么总跟我作对呢?难道父母会害你吗?对,父母确实不会害他,但是孩子需要的是咱们的指导和建议,而不是控制,孩子反抗的不是你说的那些话,而是试图反抗你控制他的那些态度。比如你说,尽管天热,但如果教室内开空调的话,还是会有些凉,你带着长袖去。这时孩子或许就不带。其实,孩子对抗的不是你说的话,她对抗的是被你控制的感觉,我为什么一定要听你的?我宁愿挨冻,也要让你知道,你是控制不了我的。我有我自己的想法。这就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就是我认为我可以,你不要控制我。

第二个心理特征就是她既想摆脱父母,又想依赖父母。既想独立,又害怕被抛弃,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比如说自从上初中开始,有些孩子就不喜欢父母插手他学习上的事儿。但是,如果父母经常不闻不问他的学习呢,他又觉得父母不关心他,不理解他。这时候的孩子心理非常的矛盾。

尽管,这个时期的孩子看起来很别扭,很怪异,但他们的行为都是暂时的。其实他们并不想对抗父母,他们只是想独立,想证明自己很行。每个孩子从一出生就基本上是服从于整个家庭的价值观。举个例子,比如有些父母对孩子说,你要节俭,节俭是我们家的优良传统。但有些父母却说,不要太节约,你现在这点开销,父母还供得起你。再比如,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了,一些父母对孩子说:要包容,能原谅别人时就原谅别人,但有些父母却说,你要给我打回去。这些就是不同的家庭价值观,没有对和错之分。总之,任何事情父母都会有自己的观念,并用这个观念来指导孩子。


Q4

引发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引发孩子叛逆的第一大原因是个性化。什么是个性化呢?十几岁的孩子想要探索他们和自己的家人有多么不同,他们对各种事物有怎样独特的感受,是怎样思考的,以及自己有什么价值。这种和家庭分离的过程,叫做“个性化”。孩子的个性化,往往看起来像叛逆。

早的孩子是十岁十一岁,晚的是十五六岁啊,十八岁、十九岁、甚至二十多岁。他们渐渐的不再依附于大人的思想,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力。父母认为,周六早上应该先写作业。可是孩子觉得我辛苦了一周了,应该先睡个懒觉。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可是孩子喜欢篮球,将来要做篮球明星。父母觉得上大学是非常重要的事,但是孩子觉得我爱游戏啊。我将来也可以变成一个电玩高手,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暂且不去管他的想法是对,还是错,总之他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他的想法在很多时候,是背离家长的,这就是孩子逐渐脱离家庭观念的个性化过程。

最初的个性化,主要表现是反抗父母,做与父母的期望相反的事情,是简单、最自然的表现自己不同的方式。如果十几岁的孩子不被允许叛逆,他们就可能在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甚至五十多岁的时候叛逆。个性化的过程,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因为咱们不可能拒绝孩子长大,任何长大了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都不一定是每个意见都跟别人完全统一的。

但是如果父母和个性化的孩子意见不统一,那该怎么做?咱们来看个【案例】。毕业班的孩子迷上吉他 孩子上了毕业班学业越来越紧张,父母希望他能集中精力上个好学校。可是,他却迷上了吉他,天天练弹练唱很是投入。这孩子,怎么不知道着急呢?弹吉他、当歌星,哪那么容易呢?哎,真是愁人!这情况如果咱们碰到了,怎么办?第一步,先承认他是一个应该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第二步,跟孩子坦诚地沟通。你应该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为什么学习这么重要,学习意味着什么。他告诉你的是,为什么他的兴趣那么重要,兴趣意味着什么。最后大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每天多少时间学习多长时间玩音乐,这事儿就解决了。

引发孩子叛逆的第二个原因是大脑的发育。在孩子的青春期,大脑也会经历第二次发育。接下来,我们用手来模拟大脑,一起来认识我们的掌中大脑。现在你可以跟我一起做,举起我们的右手掌放在自己眼前(图1),看到咱们的手腕部分,这部分靠近头骨的下方,最接近我们的脊椎,叫做脑干。脑干确保我们在呼吸,我们的心在跳。然后把我们的大拇指向内弯曲,折回到我们的掌心(图2)。现在大拇指所在的地方,就是中脑,中脑也叫情绪脑,还叫动物脑,是处理情绪和储存记忆的地方。紧接着,把其他的四个手指向下靠拢,把你的大拇指包起来,那么现在咱们眼前是不是有个金钢拳?这个金钢拳的样子,就是咱自己大脑的样子,在最外面的四个手指代表你的大脑皮层,叫前额叶皮层,也叫智慧脑。智慧脑也叫理性脑(图3),它是负责理性思考的。

碰上事情,大脑的这些部门具体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的车被追尾了,瞬间,大拇指代表的动物脑马上发出指令,拿几个棍子去揍才对。在这个时候,你的理性脑就是你外面的四个手指啊,同时会告诉你,冲动是魔鬼,不可以打人,要好好沟通或者报警才能解决问题。再比如说,你和你的领导发生冲突,大拇指代表的动物脑马上发出指令去羞辱他,或者骂他一顿,大声地告诉他:你做了领导就了不起啦,老子早就不想干了。而四指代表的理性脑马上告诉你:不能这样对领导,否则你会失去这份工作,要妥善的解决问题。这就是动物脑和理性脑的工作原理。

对于孩子来说,代表大脑皮层的理性脑会告诉他,我要好好学习,我不能早恋,不能叛逆。学习是为了我好,我不能再让爸爸妈妈失望。可是大拇指代表的动物脑却会对他说,父母天天就知道骂我,老子早就不想学习了,你再骂我就死给你看。那么到最后,是理性脑获胜算还是动物脑获胜呢?很遗憾的事实就是:一个孩子理性脑要到二十五岁以后才能发育完全。也就是说,咱们面前的这个孩子,他只是一个半成品的大人,他们的理性脑并没有发育完全。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靠动物脑的冲动去处理情感和做出决定的。这就是十几岁的孩子比较容易冲动,容易冒险的一部分原因。

第三个引发叛逆的原因是身体的发育。这个身体的发育,会让十几岁的孩子情绪暴躁,无论青春期的孩子是不是喜欢,他们的身体和性发育都在成熟的过程中,经历着他们根本无法控制的生物学过程。孩子们会对自己身体的这种变化速度感到焦虑,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和同龄的孩子相比,成熟的太慢,或者太快,都会让他们觉得不安。会造成情绪的忽然波动,没有任何预兆。十几岁的孩子上一分钟高兴下一分钟就可能暴躁蛮横。另外还有一些十多岁的孩子,他们身体生长速度非常快,以至于他们真的经历成长之痛,也就是他们在发育过程中,身体的某些部位可能真的会很痛。所谓的生长痛,真的有。我就深有体会,生长发育前,大腿骨与臀部连接处,好长时间都特别疼,以为自己皮筋跳多了,还不敢跟父母说,现在知道了,那就是生长痛。这就是造成青春期叛逆的第三个原因,长身体带来焦虑,引发叛逆。现在我们知道了,引发孩子叛逆的三大原因分别是:个性化的需要,大脑的发育和身体的发育。

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如果你家有两个孩子,那么如果两个孩子闹矛盾,二宝过来告状时,父母一定注意不要对大宝说: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如果经常这么说,到青春期时,大宝一定不会再让二宝了。我们可以跟二宝说:你去听听哥哥(姐姐)怎么说,他是个有想法有爱心的姐姐(哥哥)。父母经常这样尊重大宝,照顾大宝的感受,那么大宝就会越来越有照顾心,跟二宝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是否淡定些了呢?其实,我们家长应辩证的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该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高速发展、空前张扬;同时由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的教育正确引导孩子。


Q5

孩子进入叛逆期,父母应避开哪些管教误区?

误区一:全面打击。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比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可实际上,他们只是表面乖而已,内心深处已关上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从而可能误入歧途,酿成大祸。

误区二:放任自流。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管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不见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青春期孩子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的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这个放任自流的误区出也是要不得的。孩子处在青春期,以上两种两极分化的管教误区我们家长要注意避免。


Q6

父母如何与青春叛逆期孩子相处?

如何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相处的三个原则:

1、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比如家里有换房、换车,装修,外出旅游等事情,可以开个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进来一起商量和讨论。

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应给予鼓励和安慰,孩子成功了呢,家长要给予肯定。跟大家讲两个我们班孩子身上的例子,小王同学偶尔没完成家庭作业,老师联系了家长反映了这一情况,这位家长呢,在孩子放学回到家后,就逼着孩子电话里跟老师道歉、向老师保证下不为例等。第二天,孩子作业还是没做,老师就问这孩子:昨天电话里你不是说的很好,下不为例了吗?怎么又不做了?孩子却说:那些是被我妈逼着说的。可想而知,这孩子在家跟妈妈的关系会怎样了。还有个孩子是课代表,平时收发作业、送本子很积极,偶尔一次玩过头,忘了做自己的工作,老师说你暂停一周调整一下,妈妈知道后就开始担心了,万一这孩子一周后还不想干这工作,不就错过了这么好的锻炼机会了吗?然后就硬逼着孩子跟老师道歉,说还要继续当这个课代表的,这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他本来不想那么快跟老师道歉的,但妈妈在家天天催,搞得那孩子好几天在学校都不自在。

3、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要记住,十几岁孩子的叛逆,通常都是暂时的(一般1~5年)。当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时,我们父母要放轻松,要相信孩子现在的所做所为,并不是针对父母,而是孩子正在努力尝试弄明白自己在想什么,孩子现在的外显的语言和行为,也不代表他们长大后的样子。我们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不大惊小怪,专注地用和善而坚定的方法,陪伴和引领十几岁的孩子长大成人。

3、倡导“权威式”教养

我们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矛盾的,他们既对抗父母,又离不开父母。既希望父母不控制他,又希望得到父母的指导。在孩子这样一个特殊的成长期,家长如何平衡和应对呢?英国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科尔曼博士,在《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一书中倡导“权威式”教养方式,反对“纵容式”教养。

我理解的“权威式”教养有这样三个特点,一是家长有明确的期望,并及时传递给孩子;二是对于孩子合理的需求,家长能给予及时的回应;三是孩子有清晰的规则。那怎样的规则孩子易遵守呢?要做到与孩子一起制订,规则简单易操作,且与孩子的利益有关。比如前面提到的玩音乐和文化学习的问题。

跟青春期孩子相处,家长经常会面对孩子的对抗,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权威式教养理念下,家长如何做呢?第一,保持情绪的稳定,坚持自己的立场,不管孩子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气你,都hold了,和善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立场;第二一次专注于纠正一个问题,别的问题上给予足够的自主;第三发现孩子对抗时,及时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分享自己的感受,避免争论。第四,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束缚。孩子需要安全感,需要指导,不需要束缚。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青春叛逆期孩子的八大表现和两大心理特征,知道了引发孩子叛逆的三个原因是孩子个性化的需要、大脑的发育和身体的发育。家长陪伴青春期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全面打击和放任自流这两个极端,遵循平等相处、信任孩子和勇敢向孩子请教这三个原则。我们还了解了权威式教养的特点和具体做法,相信大家,未来当孩子的叛逆行为更猛烈时,我们可以淡定很多,也有底气很多。

—END—

你的心事

有我愿意听

在时光中享受温暖,在流年中等待花开。在春末夏初的温暖日子里,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与常州新闻综合广播“成长加油站”联合推出“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专栏,我们将邀请到来自医院、学校等领域的心理专家拨开成长的迷雾,守护初生的太阳。

播出时间:周一、周五 早上9:00-10:00

播出频率:FM103.4


常州新闻综合广播

FM 103.4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