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选择专业的4大误区

摘 要

  高考填报志愿,大家都希望能够考上一个自己感兴趣、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的好专业,然而由于对专业的认识偏差,容易在挑选专业、填报志愿时落入一些误区。 误区一:根据“

高考填报志愿,大家都希望能够考上一个自己感兴趣、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的好专业,然而由于对专业的认识偏差,容易在挑选专业、填报志愿时落入一些误区。

误区一:根据“热门”“冷门”选专业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会将热门专业作为首选,认为热门专业就是好专业,对于这些专业学什么、就业前景如何等考虑甚少,也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这样的结果是,或因专业录取分数高而落榜,或因被热门专业录取上学后发现不适合自己而无心学习甚至厌学。

无论是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适合自己的才是好专业,应尽量选择与自身匹配度高的专业。

误区二:根据录取分数高低选专业

一些考试在选择专业时,直接根据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再参照自己的高考分数来对号入座,既不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也不考虑填报的专业的培养特点。这种做法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很不利。

在选择专业时,除了录取分数,还应结合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办学实力、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等进行综合考虑。

误区三:根据名称选专业

实际上,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专业,不同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特色等也不尽相同。相似的专业差别就更大了,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两个专业,就一个是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无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方向区别都很大。

所以,在选择专业时切忌望文生义,应深入了解专业内涵。

误区四:根据就业率高低选专业

各高校一般都会公布往年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然而这些数据都是“过去式”了,专业就业率受专业本身及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形势一变,今年就业率高的专业明年就有可能趋冷。

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一些,考虑未来5-10是否容易就业。

由此可见,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考量,毕竟这关乎我们大学四年的学习方向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不可麻木跟风或者敷衍了事。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