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安全座椅白皮书(2021):①摘要及产业

摘 要

  《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是关于儿童安全座椅产业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也是产业发展形态的权威记录。 白皮书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任指导单位,中汽认证中心

《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是关于儿童安全座椅产业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也是产业发展形态的权威记录。

白皮书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任指导单位,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京东超市(包含母婴、干货食品、酒水等品类)等单位任牵头单位,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双元制大学、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等机构为学术支持单位,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子基金旗下官方备案企业征信机构天眼查为支持单位。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 Kids Worldwide)、全球道路安全项目等机构的专业人士,为白皮书提供了观点支持。

本篇为白皮书报告的摘要,及第一章节: 产业发展背景 。

【指导单位】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牵头单位】

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京东超市

【学术支持】

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

德国斯图加特双元制大学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支持单位】天眼查

摘要

《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是关于儿童安全座椅产业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也是产业发展形态的权威记录。

白皮书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任指导单位,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京东超市(包含母婴、干货食品、酒水等品类)等单位任牵头单位,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双元制大学、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等机构为学术支持单位,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子基金旗下官方备案企业征信机构天眼查为支持单位。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 Kids Worldwide)、全球道路安全项目等机构的专业人士,为白皮书提供了观点支持。

随着汽车快速进入千家万户,儿童乘车出行频率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儿童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道路交通中的弱势群体,儿童相关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又称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是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有效手段。我国是儿童安全座椅制造大国,全世界80%的儿童安全座椅在中国制造。然而,我国却是儿童安全座椅消费小国 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不到10%。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21年6月1日实施,要求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 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各地立法进一步细化关于儿童乘车安全和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的规定奠定了基础。京东超市认为,此次立法,将让国内儿童安全座椅市场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整个行业也将在保障儿童安全的前提下,产生一种良性竞争。

2021年3月24日,《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及 身高不足一百四十厘米的乘车人乘坐家庭乘用车,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或者增高垫等约束系统 。

白皮书通过分析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发展背景、产业定义及全球发展情况、国内产业发展历程及市场格局、产业发展机遇及挑战等,为提升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社会各界加快推进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建议。

第一章从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儿童安全乘车误区及风险研究、儿童安全座椅对于保护儿童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主要包括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定义、监管及认检体制、产业组别及技术标准、全球产业概况等内容。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国内行业发展历程、国内产业现状分析、国内品牌销量及消费群体分析等内容。

第四章从市场需求大、全国性政策法规支持等方面,以及行业鱼龙混杂、标准迭代挑战、市场竞争加剧等方面,探讨了产业发展的机遇及挑战。

第五章从企业、行业、政策层面,对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第六章为2020年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发展大事记。

通过调研,白皮书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汽车保有量提升,儿童安全座椅强制性使用法律的逐步跟进,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有望迅速提升,并有效保障儿童交通安全。

根据汽车保有量、出生率、单个儿童全年龄段使用数量、存量市场及增量市场使用率等市场要素综合测算,未来5-10年,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将迎来10-20倍增长,市场规模从目前的50多亿元增至近千亿元。

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购买儿童安全座椅的消费者往往是有车一族,因此,机动车市场现状、人口出生状况是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发展的重要背景。

一是,国内机动车市场现状。

据公安部网站2021年发布的数据统计,2020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4.5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18亿人。2020年,全国新领证驾驶人(驾龄不满1年)数量达2231万人,占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总数的4.9%。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其中汽车2.81亿辆。

从分布情况看,全国有70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同比增加4个城市,31个城市超200万辆,13个城市超300万辆。

其中,北京、成都、重庆超过500万辆,苏州、上海、郑州超过400万辆,西安、武汉、深圳、东莞、天津、青岛、石家庄7个城市超过300万辆。

二是国内人口出生状况。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0-15岁人口为2.4977亿人,占比17.8%。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正逐年降低。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2020年出生并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人,较2019年减少了461.5万人。

三是国内儿童道路交通事故状况。

随着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汽车驾驶人数也随之激增,一定程度上导致交通事故数量呈增长态势。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全球儿童安全组织2017年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2010-2015年,受到伤害是我国0-19岁青少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道路交通伤害为第二大伤害死因。

《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2019》显示,2017年,中国1-15岁儿童道路交通事故受伤数量为13938名,死亡人数2954名。

每年大量儿童伤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痛苦和损失。因此,儿童道路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儿童安全乘车误区及风险研究

儿童事故伤害不仅给家庭带来痛苦和灾难,也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以下几项儿童安全乘车误区需要注意。

一是儿童乘车使用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按成人生理结构进行设计,儿童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同时,由于身高较矮,在紧急制动或碰撞时易滑出安全带防护范围,对自身造成伤害。发生碰撞时,安全带拉紧会产生巨大拉力,儿童身体无法承受也易导致勒伤。

2018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共同发起 社区儿童道路安全 调查活动,调研区覆盖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等13个城市。社区儿童道路安全调查数据显示,独自坐后排,直接用成人安全带占比30.52%,充分说明家长对儿童乘车危险性认识不足。

若儿童在乘车时使用成人安全带,则必须配置儿童安全座椅增高垫。儿童安全座椅增高垫是为加强儿童乘车安全而专门设计的坐垫,一般适合年龄4-12岁或体重22-26kg的儿童使用。其作用是让孩子增加座位高度,使安全带绑在正确位置,避免因安全带勒脖或滑出导致的意外伤害。

二是儿童乘坐副驾驶

部分车辆副驾驶位置设置的安全气囊是根据成人标准设置,若发生意外事故碰撞,安全气囊张开时的冲力对成人来说可以忍受,且受力部位在胸部,除擦伤外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对儿童来说,其肌肉、骨骼较成年人脆弱得多,安全气囊张开时冲击力大幅超出孩子的承受力,可能造成胸部骨折、内出血等致命伤害,还有可能造成窒息和颈椎骨折等更严重问题。

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实验结论显示,乘坐副驾驶座位的孩子,受到致命伤害的可能性比坐后排大60%左右。

与此同时,孩子好奇心重,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容易欢呼雀跃、分散家长注意力,对驾驶员判断力也会有影响,从而对车辆行驶产生危险。

三是家长抱住儿童乘车。

家长总认为只有自己抱孩子最安全,实际上,当汽车在30km/h下发生碰撞,车内儿童受到的惯性力大约为其自身重量的30倍,任何人都无法抱住。若没有儿童安全座椅的保护,儿童极可能受致命伤。

社区儿童道路安全调查数据显示,家长抱着孩子乘车的占比为28.38%。其中,5.54%的家长抱孩子坐在汽车副驾驶位置,22.84%的家长抱孩子坐在后排。这些错误的乘车方式,会对孩子出行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四是儿童安全座椅使用不当。

当行车发生事故时,儿童安全座椅能有效地约束儿童乘员防止其移动位置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儿童安全座椅由于其独特的防护特性,能有效地吸收事故时产生的绝大多数能量而减少能量给儿童乘员带来身体伤害。

由于家长在安装、固定、调整等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方面可能会出现不当操作甚至错误操作,导致儿童安全座椅未能被正确使用,从而存在产品使用不当所导致的安全风险问题。

儿童安全座椅对于保护儿童的意义

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是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有效手段。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发布的《确保儿童交通安全十大策略》显示,使用儿童约束系统可将婴儿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可能性降低70%,幼儿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可能性降低54%-80%。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部分大中城市儿童乘车安全与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则显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若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孩子遭受致命伤害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1岁以下婴儿致命伤害的可能性会降低71%,1-4岁孩子的致命伤害会降低54%,4-7岁儿童的致命伤害会降低59%。

德国于1934年颁布《德国道路交通规则》(StVO),历经多次调整和更新。1992年12月,StVO增添了一项规定,要求12岁以下、身高低于150cm的儿童乘车出行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在内的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该规定于1993年4月1日生效。

上述规定生效后,德国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迅速达到90%以上。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儿童交通事故报告2017年》显示,2017年德国1-15岁儿童道路交通事故伤亡数量为28660名,其中死亡人数为58名。

与德国相比,中国儿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颇高。《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2019》显示,2017年中国1-15岁儿童道路交通事故伤亡数量为16892名,其中死亡人数为2954名。

中国儿童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伤亡比例远高于德国同期,一大原因就在于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较低。

天猫表示,目前国内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还很低,预估不到10%;《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2015》则显示,我国仅10%的儿童乘车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2019》则表示,我国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比例近年虽有所提升,但是距离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差距。

国内儿童安全座椅普及率之所以低,除家长们安全意识滞后、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知和使用存在误区外,也与我国过去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上没有统一的强制性法律规范有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