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一般会分为健康状态、临床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在我们当前的生活中,处于疾病状态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一些人从亚健康状态转变成为疾病状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开始积极关注自己的健康情况。但是,由于很多人并不清楚亚健康状态的根源是什么,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有时候却收效甚微。
那么,亚健康状态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国的传统中医早已给出了答案——劳逸失度。别看这个答案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但它的内涵丰富,从“劳”和“逸”两个方面,“形”和“神”两个角度阐述了人们形成亚健康状态的根本原因。
人类作为有机生命体,其体能是有限的,一旦长时间过度劳累,超出了体能限制范围,就会给机体带来损伤,并立即或者逐渐发展成为疾病状态。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几种情况。
对于亚健康状态,有些人认为体力工作者是不会出现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过度劳力会有伤形体,从而积劳成疾。过度劳力而耗气,《素问·举痛论》中说:“劳则气耗”。我们可以观察一些体力劳动者,例如工地上的农民工兄弟,每到午休或放工的时候,他们中有些人会显得特别疲劳,出现少气懒言、无精打采、喘息汗出等症状。时间长了,他们可能就会生病,严重的还会一病不起,丧失劳动能力,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寿命。
还有一种错误观点,有些人认为经常运动的人不会出现亚健康状态。殊不知劳伤筋骨也会而成疾。《素问·宣明五气》中有云:“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筋骨长时间用力太过,致形体组织损伤,久之成疾。很多运动员身有老伤、内伤,这本身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
病后体虚勉强劳作而致病,这也属于劳力过度。有些人生了病,病情刚有所好转,不等痊愈,因工作或其他原因就又继续拼搏。然后就会感到身体从此出了问题,体力不如以前,而且还会隔三差五地经常生病。这种劳力过度,令身体伤上加伤,很是有害,而且不好调养,最是得不偿失。
长期思虑的人会造成劳神过度积劳成疾。长思久虑,会暗耗心血,损伤脾气,以致心神失养而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诸多情况,还会出现脾胃不和、饮食失调、腹胀、虚胖或消瘦等诸多症状。据说那些程序员,10个人中有8个人身体是有问题的。
房劳过度也是过度劳累,会耗伤肾气肾精,常见腰腿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等症状。这种情况如果过于严重,会有不孕不育的风险。
说完了过度劳累再说说过度安逸。过度安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过度安逸最常见的情况是懒于运动。若长期运动减少,则人体气机失于畅达,可致脾胃等脏腑呆滞不振,机能下降或退化,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肌肉软弱或发胖臃肿。长久以往,则会进一步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
过度安逸还会造成阳气不振,正气虚弱。现在有些人生活安逸,喜欢长期宅在家中,整天卧床不起,活动空间一般就限于床上。长期这样,阳气就会失于振奋,以致脏腑经络机能减退,身体虚弱,正气不足,抗病力下降。常见的是稍一活动就心悸气喘,大汗淋漓,而且还非常易感冒上火。《素问·宣明五气》中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不爱不动脑子也是一种过度安逸。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气衰弱,常见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情况发生,一句话:“脑子秀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