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龚兴建 王浪 通讯员 黄波 彭薇凝
“我市已连续400多天无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守住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院感事件零发生、境外疫情零输入4条底线红线,整个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国务院督查组、国省联防联控机制的充分肯定,赢得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3月26日,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兴钊接受记者专访时,开门见山用雄辩的事实证明了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卫生健康工作使命的无上荣光。
卫生健康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如何开启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王兴钊表示,今年的工作重心就是统筹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坚守一条防线、深化两大改革、推进三个行动、抓实四项工程、提升五种能力。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慎终如始坚守一条防线。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一要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二要建强常态化屏障保护;三要加强常态化宣传引导。
以机制创新为牵引,持之以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平战转换两大改革。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乘势而上推进3个行动。一是加速推进健康常德行动,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二是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三是稳步推进三年建设行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卫生健康系统要迅速制订方案、加快项目建设、加强能力提升,打造一批国省重点专科、发展一批基层特色专科、扶持一批较为薄弱的学科。
以群众期盼为导向,全力以赴抓实四项工程。一是中医药提升工程要再上台阶,推动相关配套政策落实落细,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优势作用,全面提升中医药科研水平,大力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二是民生实事工程要量质双馨。今年省、市两级政府共推出五项民生实事,我们要加紧调度,形成工作推进合力。三是计生协会创新发展工程要深入推进,积极参与疫情常态化防控、乡村振兴、家庭健康促进行动等中心工作。四是医德医风建设工程要全面加强,下大力气整治医疗乱象,要建立有力有效的常态管理机制,培育广大医护人员良好的职业操守。
以便民惠民为抓手,多措并举提升五种能力。一是提升重点人群健康保障能力,完善母婴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大职业病防治工作力度。二是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配齐配强乡村医护力量,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三是提升人口监测预警应对能力,加强人口监测与中长期发展研究,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四是提升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体系,深化卫生健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多元化医疗行业综合监管平台,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落实医疗卫生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五是提升基层党建统领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
肩负沉甸甸的使命,王兴钊要求全系统在砥砺前行的征程中做到:敢抓敢管、能抓能管、常抓常管、善抓善管,当好人民忠诚的健康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