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健康码:分级设色 动态管理

摘 要

  在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主任林慧针对“龙江健康码”的红黄绿码如何确定,随着疫情形势变化是否调整。如果错被定成黄码人员,如何修改。我省的红黄绿

在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主任林慧针对“龙江健康码”的红黄绿码如何确定,随着疫情形势变化是否调整。如果错被定成黄码人员,如何修改。我省的红黄绿码人员怎样管理等问题答记者问。

据林慧介绍,“龙江健康码”针对不同人员流动风险等级,实施分级设色。采取多层级、多部门协同“大数据+地面核查”综合判断个人健康风险等级,系统后台生成红黄绿相应码色,地面核查确认并及时调整,实现疫情期间动态健康认证。

根据疫情发展变化,由省卫生健康委动态调整认定标准。目前,我省正在执行的是根据国家标准调整后的新标准。

“龙江健康码”实行大数据认定+地面核查动态调整措施。社区(村屯)工作人员会对红黄码人员情况开展关注核查,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发现码色级别有误,可立即联系所在社区(村屯)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证明,实时进行修改。

疫情期间,我省境内全部人员按涉疫风险等级对应红黄绿码,实行动态管理。其中,绿码人员为低风险人员,体温检测正常可出行和复工;黄码人员为中风险人员,须严格落实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要求,自觉接受社区管理,依托“龙江健康码”健康状态监测功能每日“打卡”报健康状态,打满14天自动降级为绿码;红码人员为高风险人员,由相关机构和社区(村屯)负责严格管控。出院或解除集中隔离返家时,要主动向社区报告,出院人员要出具出院证明,颜色降级为黄码。

社区(村屯)工作人员对本辖区人员,特别是红码、黄码人员健康情况、疫区旅居史、密切接触史及出行情况开展核查。核查中如发现疫区旅居史、密切接触史等情况有误和健康情况异常,可依实际调级改色。黄码人员如未按要求“健康打卡”,村(社区)管理员要立即关注,打卡天数须累计14天才可降为绿码。返小区居住的红码人员要作为重中之重落实居家隔离防控措施,其健康码颜色等级自出院(解除集中隔离)之日起调整为黄色,每日打卡上报健康情况;14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延长居家隔离观察期。其中,高风险疫区旅居史人员集中隔离满14天且无症状,可视情降为绿码。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