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当自我审视,让孩子身心

摘 要

  文/换妈说教育 孩子缺乏安全感,不仅让父母很难管教,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身为父母我们要从自身找问题,自我审视。 小高和老公都是上班族,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老公经

文/换妈说教育

孩子缺乏安全感,不仅让父母很难管教,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身为父母我们要从自身找问题,自我审视。

小高和老公都是上班族,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老公经常加班到半夜才回家,而小高虽然每天能够准时下班,接孩子放学,回家做饭。

但是,小高也是经常在做完这些家务活后,开始在家里加班,不仅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写作业,陪孩子一起玩耍,一起聊天,孩子每天都生活的很孤单,很少与父母一起玩耍,一起谈笑风生,享受在平常不过的父母给予的温暖,享受家庭的幸福。

小高家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也已经和父母分房睡了,但是,孩子每天都难以入睡,因为孩子内心很害怕。

当孩子提出想要和父母一起睡,或者想要妈妈给自己讲故事入睡的时候,被妈妈拒绝,孩子就会一秒落泪,而妈妈答应了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时,孩子就又会立马破涕为笑。

根据霍尼提出了“基本焦虑”的概念认为,人在儿童早期阶段,内心需要拥有安全感和满足感来支撑,当儿童的安全感和满足感缺乏时,就会变得焦虑。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情绪化

老话常说,小孩子的脸就如同六月的天气一样,阴晴不定,而孩子们总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让人捉摸不定。

其实,当孩子们长大三岁后,脾气和性格就会稳定下来,不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变得很情绪化,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就会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很容易情绪化。

任性

同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都很任性,不会听父母的话,也很难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去做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脆弱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内心很脆弱,当自己犯错后,父母说一句“下次要注意,不要再犯错了”,孩子就会很伤心,开始哭泣,这种一说就哭的孩子,不仅是表现出了内心很脆弱,承受能力差,更多的是传达出一种孩子内心缺乏安全的表现。

害怕分离

大多数将要上幼儿园,或者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都害怕和妈妈分离,但是,当孩子慢慢的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后,就不再哭闹,而有些孩子则一年都无法接受与妈妈分离,独自上幼儿园的生活。

即使,妈妈陪孩子一起玩,有事要离开一小会儿,孩子都接受不了,就会哭,这种极度害怕分离的孩子,就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行为怪异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行为也会比较怪异,如正常的小孩子都知道小便要到自己的小马桶进行,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会自己另辟蹊径,随便找个地方小便。

自卑,胆小,懦弱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有一部分都表现在内心有很强的自卑感,并且,胆小,懦弱,这种孩子总觉的自己不如他人,并且,自己被同学欺负,也不敢吭声,不敢反抗,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

拥有安全感的孩子,往往都是很乐观,积极向上,内心很坚强,不害怕分离,这种孩子的身心很健康,更利于孩子学习和生活,而相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会面临很多的挑战。

缺乏安全感,会对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叛逆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小时候很任性,倘若家长放纵不管,则会让孩子越长大越叛逆,并且,当孩子长到青春期后,孩子接二连三的犯错时,家长想要管教时,已经无力回天。

逆商,不达标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自身得不到安全感,在做什么事的时候,心里都没底,遇到一丁点的小困难和小挫折,就会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很受挫,这就是孩子在面对逆境时,表现出来的逆商,不达标的情况。

抑郁

当孩子内心长期缺乏安全感后,就会变得孤独,变得不开心,甚至会出现抑郁的情况,感觉自己得不到爸妈的关爱,没有人陪伴,自己仿佛被全世界抛弃似的。

缺乏独立性

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到了该和父母分床睡的年龄段后,很难做到分床睡,同时,等孩子长到分房睡的年龄时,也很难分房睡,这种孩子缺乏安全感,更是不敢自己一个人独立入睡,并且,这种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比较强,缺乏独立性。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指出,在孩子还是一个婴儿时,就需要父母给予孩子温柔,慈爱的态度进行照顾,尤其是妈妈,并且一直要坚持这种态度,会帮助孩子建立起最初的安全感,并让孩子拥有对周围环境基本的信任感。

如何帮孩子建立安全感

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

其实,孩子的安全感就是来源与父母,当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后,孩子的内心自然就会拥有安全感,即使,孩子在玩的很开心,或者孩子自己在看电视很专注,也是需要父母陪伴的。

当孩子玩耍时,看电视时,父母都陪在孩子身边,与孩子互动交流,就会让孩子内心很满足,有安全感。

支持并鼓励孩子

父母多多鼓励孩子,给予孩子支持,就会让孩子知道父母认可自己,赞赏自己,这样孩子内心就会感到很快乐,很有幸福感,自然就会将自己内心的安全感提升。

不说“不要你”,“你是捡来”等气话

很多的父母在生气时,都会对孩子说“你走吧,妈妈不要你了”,“你是从马路边捡来的,不是我的孩子”等等气话。

由于,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很容易对父母的话信以为真,会很伤孩子的心,同时,当父母经常说这种气话,会让孩子内心变的没有安全感,觉得父母随时会把自己丢掉的。

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于父母,来源于家庭,只有孩子的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才会让孩子变得坚强和勇敢,更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有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吗?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