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之一。实施健康扶贫,帮助贫困群众扶正身体的“根本”,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大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红河州委、州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全面推进健康扶贫政策落地见效,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的保障水平切实提高,“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升,“少生病”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医疗保障全覆盖
家住开远市大庄乡老寨村委会老寨村的王大妈今年65岁,几年前被诊断为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Ⅲ期,即乳腺癌。被列为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即常说的“五保户”的王大妈,因担心自己负担不起医药费及住院没人照顾,一次次拒绝了村干部提出的入院治疗建议。
看着大妈身体每况愈下,村干部急在心里。最终,在村干部的多次劝说下,王大妈同意了入院治疗。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王大妈先后6次住院,终于从生死线上被拉了回来,病情也得到了控制,而她最担心的医疗费的问题,也由政府报销了,几次住院自己仅需支付全部费用的10%。
2018年7月,王大妈的乳腺癌病情又出现了恶化。虽然她不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在报经乡政府同意后,参照健康扶贫30条,本次住院所产生的的3048.76元费用全部由政府兜底,这次,王大妈一分钱也不用花。
“政府真好,出钱给我看病养老,要感谢政府和乡村干部,感谢医院的医生,让我又有了生活的希望。”如今,再次回忆起看病的经历,王大妈仍然激动不已。
王大妈的经历只是我州千千万万个受益于医保扶贫工作的例子之一。
近年来,我州以扎扎实实的行动,逐步实现了参保缴费有资助、待遇支付有倾斜、基本保障有边界、管理服务更高效、就医结算更便捷,充分发挥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各项制度作用,全州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受益水平切实提高,一张切实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医疗保障兜底大网已经织就。
资助参保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截至2020年2月29日,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际参保909217人,扣除死亡、服兵役、服刑、户口迁出等情况后,参保率100%。
信息系统全面完善,实现“一站式”即时结报。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政策待遇已全部准确维护到医保系统,全州365家协议定点医院结算窗口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府兜底四重保障“一站式”即时结报,患者只需缴清个人自付费用,切实减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垫付医疗费用负担。
医保倾斜政策全面落实,保障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待遇,切实减轻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截至2020年2月29日,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就诊50.5万人次,报销1057.7万元;住院总人次3.1万人次,四重保障统筹支出10909.9万元,四重保障后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90%;大病保险赔付1540人次,其中患9类15种大病住院治疗104人次,实际报销比例达97.22%。
服务能力更提升
住在泸西县三塘乡三塘村委会的马大爷一家,近几年来在泸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下,日子越过越红火。眼瞅着富裕的生活越来越近,一场眼病却成了全家人的心病。马大爷出现了看东西模糊的症状,视力一天不如一天。由于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加之对疾病的恐惧,这场眼病可愁怀了全家人。
2017年12月26日,让他们一家没想到的是,泸西县人民医院健康扶贫医疗小分队在挂联干部的陪同下,直接来到了他们家门口,并为马大爷进行了现场检查。经过检查,医生考虑马大爷的病情是双眼白内障,建议尽快手术。
一周后,在请假回来的儿子的陪同下,马大爷顺利完成了免费手术。重获光明的他现在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医生亲自上门亲自上门为他看病,诊疗水平特别高,做手术还不花一分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自我州健康扶贫工作推进以来,全州贫困群众面对疾病底气越来越足,“有病敢治、有病能治”的信心越来越强。面对恐怖的疾病,越来越多群众从看病中真真切切拥有了获得感、幸福感。
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背后的,是我州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近年来,我州对照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补齐基本医疗保障短板弱项,确保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硬件设施设备不断夯实,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全面改善。严格对标对表工作要求,在全州范围内再次组织开展了县乡村医疗机构达标核查,全州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均达到相应标准,乡镇卫生院各功能科室得到补齐,基本医疗设备不断完善。
软件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基层医疗人才力量持续补强。2019年全州142个乡镇卫生院和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机构派出1名业务骨干参加基层急诊急救能力提高培训,46名学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实践,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25人,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537人。
统筹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优势医疗资源有序下沉。2016年起,由县市每年选派符合条件的县级医疗单位骨干医师到乡镇卫生院挂职副院长1年,选派骨干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结对帮扶,基层常见病诊疗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贫困群众就近就医更加便捷。
此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提质增效,真正实现“签而有为”。截至2019年12月30日,全州共签约164.6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41万人,共有家庭医生15084人,服务团队2897个,每个团队服务568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我州脱贫攻坚战场上,我州贫困群众正以健康的身体和昂扬的精神,向全面小康社会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