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吐脏话怎么办?语言敏感区的误入误区,

摘 要

  “文/萌主(个人原创,欢迎转载分享)” 语言和行动往往是一个人素质高低最直接的体现,而对于父母来说,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是需要长期面对的教育课题。

“文/萌主(个人原创,欢迎转载分享)”

语言和行动往往是一个人素质高低最直接的体现,而对于父母来说,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是需要长期面对的教育课题。

在孩子3岁之后,他的语言能力会飞速提高——特别是在上小学之后,孩子能够接触到的世界更加广阔,耳濡目染之下,他的表达能力自然会随之上升。

但同时,部分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好孩子竟然不知道从哪里学会了说脏话,甚至会辱骂他人,这些不良的言行常常会令“新手”父母忧心忡忡。

孩子口吐脏话怎么办?语言敏感区的误入误区,家长要合理引导

李女士最近就因为女儿无意中的几句话而烦心不已:这还要从几周前无意中听到孩子和小朋友的对话说起。

女儿今年快要上四年级了,也算是个大孩子,由于女儿一直以来都表现得较为成熟,李女士渐渐地放松了对女儿一直以来的全方位教育,给了她更多自主空间。

前几天,女儿写完作业之后,关着门自己在房间里,和闺蜜连麦聊天,王女士偶然听见女儿的口中竟让频频出现“牛逼”“我去”等较为粗俗的词汇。

虽然并没有明确地侮辱他人,但也让王女士震惊不已:看似乖巧懂事的女儿,怎么小小年纪就学会运用这些粗俗的词汇了?

而且看样子,她和同学竟然都对这些语言习以为常!而她更加担心的是,如果女儿习惯于说话带有粗俗的词汇,长期下去可能会对孩子的素质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王女士的担心不无道理,俗话说“三岁看老”,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能说明,幼年时期养成的性格与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发现孩子出现说脏话的行为时,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寻找孩子说脏话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及时抑制这种不良行为的发展。

孩子说脏话,不仅是逞口舌之快,还会产生不良影响

1)不利于品德修养的发展

说脏话带来的最直接的不良影响,就表现在品德修养方面。孩子起初的骂人行为可能只是无意识的模仿,对于脏话的粗俗本质并没有清晰的认知。

但是随着他逐渐成长,如果说脏话也随之发展为一种习惯,孩子的表达方式就会变得粗俗下流。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脏话这小小的“蚁穴”引发的将会是一个人整体品德修养的“崩溃”——表达方式的粗俗,一步一步就会发展成品德修养的败坏。

2)不利于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

如果孩子动不动就出口成脏,谩骂身边的人,那么他的伙伴自然而然就会疏远他,毕竟谁也不愿意和一个粗俗下流的人深入交往,谩骂他人更会使孩子因为言论而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却不自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使孩子交到所谓“朋友”,也极有可能是同样素质低下、道德败坏的人。相信所有父母都不愿意眼见自己的孩子陷入“近墨者黑”的恶性循坏之中吧。

3)影响未来人生的进步

出口成“脏”、骂人的行为往往是消极情绪的一种宣泄,虽然通过这种行为能够有效释放自己愤怒不满的压抑情绪,但这只是一种消极的方式:通过骂人只能将这种情绪部分释放,却不能在根源上化解悲观情绪。

当消极的情绪逐渐积累,直至超过一定限度,无法再通过这种简单粗暴的形式宣泄,后果将不堪设想,极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心理疾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出口成脏都是一种令人鄙夷的行为,人们往往都会对说脏话的人形成素质低下的印象。

无论是这种印象,还是上文提到有可能引发的心理疾病,都明显不利于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展,因此,说脏活这个行为本身就给孩子人生前进的道路埋下重重隐患。

孩子会什么会说脏话,这困惑了很多家长

1)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是孩子生活中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许多行为的形成都和家人的习惯紧密相关,因此,孩子出口成脏的习惯,有很大可能来源于家庭成员中也存在说脏话的行为。

试想一下,在家庭中,一个孩子的父母平时语言都很粗俗,那么,尽管父母再怎么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不能骂人,这些教育也恐怕无济于事——爸爸妈妈都在说脏话,孩子又如何学会谈吐文明礼貌呢?

2)无意识的模仿

除了家庭之外,长大一些的孩子也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这时,他就更有可能受到说脏话这个行为的“诱惑”——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出口成脏可不是什么少见的行为。

从孩子学校(或者幼儿园)里的同龄人,到他能够接触到的老师、亲戚等成年人,总会有人在他面前蹦出一两句不堪入耳的脏话,当孩子越听越多,耳濡目染之下,难免会学到一两句,甚至无意中会模仿他人骂人、说脏话成为一种习惯口头禅。

3)情绪的宣泄

上述两个原因都更多是潜在的根本原因,而孩子说脏话的“导火索”却往往只是为了情绪的宣泄——这初衷,使说脏话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坏习惯。

事实上,大多数孩子说脏话、骂人确实只是为了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抱怨、不满、愤怒等等负面情绪宣泄“骂”出来,他并不清楚成年人怎么看待骂人这件事,也对骂人所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影响一无所知。

家长要如何才能引导孩子远离语言误区?

1)认识脏话的危害

让孩子认识到脏话的危害,是引导他远离说脏话这一语言误区的第一步,孩子只有真正意识到脏话代表的含义与说脏话为什么是一素质低下的表现时,他才会真正从主观上产生抵制脏话的意愿。

这才是远离“脏话”最有效的内生动力,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内生动力的产生将会有效抵御外界粗俗语言的不良诱导。

2)正确的情绪宣泄

前文提到,孩子说脏话的直接原因是宣泄负面情绪,既然如此,我们可不可以教会孩子正确化解情绪的方法,从而让他放弃说脏话来宣泄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正确的情绪宣泄能够有效化解负面情绪,减轻自身压力,甚至将其转化为持续前进的奋斗动力,无疑是积极有效的解决方式。正确的方法包括进行体育锻炼、向外人及时倾诉烦恼、转移自身注意力等等。

3)高雅环境的熏陶

最后,从根源上制止出口成“脏”,总是绕不过家庭环境的熏陶,既然孩子说脏话的行为来源于家庭,“解铃还须系铃人”,也该由高雅积极的家庭坏境去熏陶孩子的品德修养,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优雅文明的谈吐。

好习惯养成,坏习惯自然也就随之消失了,总而言之,从家庭内部到外界环境,父母需要负起责任,重视起来,避免让孩子走入语言的误区,学会出口成脏。

那么,各位读者对于孩子的言行举止、素质修养又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吗?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ps: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扩展一:当妈后的反复唠叨和喋喋不休,是种心病得治,学会和孩子正常沟通

扩展二:调皮熊娃一管就炸?亲子沟通关键词不是“强势打骂”,规劝更关键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