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交易会,这是安徽科技战“疫”和创新成果的“高清扫描”,这是安徽“大健康”领域的集中巡礼。
4月30日下午,2020年安徽省“抓创新、抗疫情、促六稳”科技成果发布暨线上交易会在安徽创新馆开幕,科技成果网上展厅同步与海内外观众“见面”。网友们感叹:逛完这个网上展厅,你自然明白为什么说安徽是“抗疫优等生、发展大黑马”。
救治病患“安徽药方”出奇制胜
在疫情比较严重的省份中率先实现住院患者“清零”,临床治愈率高达99.4%、居全国前列,我省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中交出亮丽成绩单,这得益于管用有用的“安徽药方”。
炎症风暴是新冠肺炎患者向危重症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抑制?安徽科研团队找到了答案——“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这一“药方”不仅纳入国家诊疗方案,在武汉救治一线大显身手,还帮助意大利、伊朗等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网上展厅,这一“药方”无疑是全场瞩目的“明星”。
皖产疏风解毒胶囊为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的中成药,皖产清肺排毒汤定点捐赠湖北用于抗击疫情……此次战“疫”,安徽中医药参与救治和治愈出院占比均超98%,在救治一线出奇制胜的中医药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疫苗是战胜病魔的利器。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项目,纳入科技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安科生物将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安达芬(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剂进行改进,增加雾化吸入途径,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安全防护。
生物医学与健康安徽省实验室、炎症免疫性疾病安徽省实验室、创新药物成药性评价实验室……截至目前,我省共建设生命健康领域省重点实验室2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大健康”领域创新“先锋队”和“预备队”日益壮大。
有效防控“安徽利器”大展拳脚
安徽紧邻湖北,疫情一度紧急,但战“疫”成绩单可圈可点,这离不开硬核科技力量的支撑。
只要正常步行通过安检区,即可完成测温及安检。皖产全过程无接触测温安检一体机已在上海地铁、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场所广泛应用。这种安检模式降低了人员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提高了通行效率,缓解了人流聚集压力。
前往医院就诊时,不需要触屏、按键,直接用手在空中“比划”,就能完成挂号、缴费等操作,大大降低了患者因手指与屏幕接触而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这款无接触自助挂号机,采用全球领先的“可交互全息空中成像”技术,依托该技术,公司还研发了无接触电梯按钮终端。
填补国内外空白的消除菌毒空气处理设备批量生产;用于重大传染病员安全隔离与转运的奇瑞瑞弗负压救护车出口海外;防疫弥雾消杀机器人,医疗物品智能运送机器人,可自然呼吸、重复使用的纳米纤维口罩……这些在疫情防控一线大展拳脚的“神器”,吸引了网友们的目光。网友“今晚打老虎”说,安徽的科技创新不仅“上接天线”,有墨子号等“高精尖”,也“下接地气”,离百姓生活很近。
呵护健康“安徽智造”前景广阔
疫情期间,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宝贵。此次线上交易会充分展示了我省大健康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皖产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在疫情期间派上大用场。它代替街道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发热人群进行摸底,对重点人群进行随访,不仅提高了信息采集效率,还降低了工作人员上门沟通交叉感染的风险。针对方言难懂的问题,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不断提升语义理解、智能交互水平,如今信息采集完整度已达90%。
来自合肥的人工智能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平台,通过4D对比分析+多模态辅诊精准识别,3秒即可完成一例新冠肺炎辅助诊断。目前,该平台已为12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影像辅助诊断服务。
线上远程问诊、AI辅助诊疗等智慧医疗手段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缺;“安康码”推行以来,人们出行检测时间由以往的平均60秒降为10秒,有效缓解了基层防疫站点压力;疫情动态监测、交通人流分析等“抗疫大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提速提效,我省“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发展风景正好!
移动数字医疗诊断车、无线智能腔镜装备、呼气检测质谱仪……《安徽省现代医疗和医药产业规划(2018—2025年)》实施以来,我省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的中高端医疗设备,重点发展需求量大、应用面广的高端医疗器械,一批企业发展壮大,一批产品崭露头角。
此次网上展厅共设科技抗疫、抗疫医疗技术、生物医药与中医药、互联网+大健康、医疗设备与器械五大展区,集聚了200多项最新成果和产品,走进其间,网友们真切感受到安徽科研机构和企业为人类健康造福的初心与坚守。抓创新、抗疫情、促六稳,安徽必将在统筹“两手”、打赢“两战”中交出更加精彩的答卷,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